首页   工作动态   检务公开   检察调研   检察风采   检察建议   公益诉讼

当前位置:首页>>公益诉讼
以“公益之名”护两江碧水 ——安顺市人民检察院举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
时间:2023-09-27  作者:  新闻来源:市院第七检察部  【字号: | |

9月26日上午,安顺市人民检察院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专家学者和“益心为公”志愿者共10余人参加以“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帆陪同参观并参加座谈。

亲历办案现场,“益”起回头看

安顺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两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检察开放日的首站是安顺市西秀区某化工公司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的现场,这是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典型案例。

“2022年3月,接到最高检逐级交办的案件线索后,安顺市、西秀区两级检察院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诉前磋商优势,一体化合力推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投入450万元对邢江河上游的重点化工企业擅自堆放固体废物、直排废水污染农田的问题开展有效治理。”随着承办检察官的讲解和引导,大家对这起最高检交办的重点案件办理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

“我们看到了现代科技为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带来的便利,既节省人力,又提高效率。”第一次走进公益诉讼办案现场的人大代表代冰雪,在观看了检察官演示无人机航拍取证的过程后,充分肯定了技术侦查设备在公益诉讼办案中发挥的作用。

经实地查看,某化工公司因直排废水污染的农田已完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并采取安全利用措施,农田地块旁已树立安全利用公示牌并种植油菜;厂区东南角堆放的固体废物已转运至建有排水沟、挡墙和围墙的堆场存放,且堆场顶部已覆膜,严防污染和扬撒。

走进检察机关 共商公益保护良策

检察开放日的第二站,大家走进安顺市人民检察院,观看了“贵州省首例跨区域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案公开听证”微视频和“安顺市城市给水排水法律监督模型”演示。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当前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最重要、办案数量最多的法定领域。为了让与会嘉宾全面了解安顺市检察机关该领域的办案工作情况,安顺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帆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进行了详细介绍。“2021年以来,安顺市检察机关立案办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62件,发出检察建议293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4件,民事公益诉讼64件。先后开展露天矿山修复、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源地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违法占用耕地、长江“十年禁渔”等专项监督。督促关停和整治环境污染企业、废弃砂石矿山、违法排污养殖场等48家,恢复治理耕地、水域17086.56亩,清理固体废物、生活垃圾120.5吨,向违法主体追偿生态治理恢复费用87.88万元,联合法院、林业等部门共建补植复绿、增殖放流生态修复基地6个,补种林木431089株,完成复绿面积4037.15余亩,增殖放流53300尾。”她还专门介绍了安顺市检察机关积极借助“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的“智库”效能,携手共护环境公益的做法。

“从执法者到志愿者身份的转变,虽然角色不同,但能够发挥我的专业知识参与检察机关办案,共同守护安顺的绿水青山,既是一份荣誉,又是一份责任。”安顺市水务局河道管理处副处长雷荣刚是市检察院的“老朋友”,如今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益心为公”志愿者,谈到参与公益诉讼案件调查取证、公开听证等办案活动的感受时,他收获满满。

“安顺市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职能,保护基本农田,守护粮食安全,将案件办成全国典型,值得点赞!”“检察机关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助力城市水资源保护,打通数据信息壁垒,推动多部门协同履职,有效破解‘九龙治水而水不治’的难题。”座谈会上,各位代表、委员和人民监督员等对安顺市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围绕外来物种入侵、工业废水渗漏污染、地下溶洞水资源保护等,提出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大公益保护力度”“注重检察机关自身建设,不断完善与行政机关协作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宣传,提升群众对公益诉讼检察的认识,更好参与公益保护”“加强沟通并联合律协更好保护公益”等意见建议。杨帆副检察长表示,将认真梳理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并研究推动落实,转化为推动安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12309检察服务中心
案件信息公开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络平台
案例研讨平台
检察人员司法责任追究投诉
贵州安顺检察微信
贵州安顺检察微博